9月18日,一个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特殊日子,电影《731》在这一天举行“不能忘·不敢忘·不会忘”北京首映礼 ,并开启全球公映。这部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影片,一经上映便引发了广泛关注,当日票房突破3亿,刷新了中国影史的票房纪录。而导演赵林山的一句话,更是瞬间点燃网络——“我最大的心愿,就是让这部电影堂堂正正走进日本市场。”
《731》讲述了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“给水防疫”为名,秘密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,大肆抓捕平民进行活体实验的故事。影片通过小贩王永章(姜武饰)、顾博轩(李乃文饰)、林素贤(孙茜饰)等人被强行抓入“特设监狱”,遭受冻伤实验、毒气实验、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的经历,深刻揭露了日军的反人类暴行 。
在创作这部电影时,赵林山面临着诸多挑战。长达十年的创作过程中,海量的史料让他在筛选关键内容并以电影形式展现时困难重重。他深知同类题材电影多以展示历史真实画面和事实为主,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,却也带来恐惧记忆。于是,他另辟蹊径,选择以更温暖且充满希望的角度来讲述这段历史。他认为,尽管历史充满绝望,但绝望的终点是希望,影片应更多关注人性在困境中的表现,让观众意识到过去的绝望与今天的幸福之间的重要联系。
为了真实还原历史,剧组在青岛东方影都按1:1比例复刻了731部队四方楼基地,每一砖一瓦都严格遵循历史史料,焚尸炉地砖缝隙的血迹、毒气室门上的抓痕都高度还原。影片中使用的手术刀,更是编号731 - 28的罪证馆原品,曾真实切割过中国受害者的躯体,这些细节都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沉重。
电影尚未上映便遭遇抵制,短短一个月内,预告片在微博被举报超180万次。抵制声浪主要来自血腥画面不适合儿童观看、影响中日关系、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731暴行等方面。而日本外务省在预告片发布当天火速发出23条外交照会,声称该片“误导国际舆论”,随后中文互联网上也冒出大量“要向前看”“别煽动仇恨”的评论 。日本网友在推特上几乎清一色地攻击这部电影,甚至很多人不知道“731部队”是什么,一位日本医生也承认日本医学院教科书里都未提及“731部队”。
抵制背后,是日本右翼的历史修正主义在作祟。二战后,731部队骨干用活体实验数据换取美军豁免,其罪行被系统性掩盖。近年来,日本政府通过“酷日本”文化战略对外输出净化后的历史叙事,2023年度对华文化项目资助高达58亿日元,重点支持“历史叙事重构” 。他们还对《731》采取多管齐下的反制措施,要求改片名、向广电总局提交备忘录干预审查,甚至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也在美方压力下联合施压电影节组委会 。学术界也存在“洗白”产业链,有大学教授在日方资助下发表论文称“731部队的细菌实验客观上推动了医学进步” 。
不过,《731》的国际反响超乎预期。《纽约时报》将其誉为“东方版的《辛德勒的名单》”,德国影院计划将该片与《帝国的毁灭》联映,探讨“制度性罪恶如何异化普通人” 。日本民间组织“731部队细菌战资料中心”也向剧组发来感谢信:“感谢中国用电影守护我们不敢直面的记忆。”当日本NHK电视台播出《731部队的真相》等纪录片,公开哈巴罗夫斯克审判录音时,部分日本观众也对先辈的暴行感到震惊,呼吁历史课应该提到731部队。
如今,《731》已在北美、欧洲等多地安排上映,但赵林山最在意的还是日本市场。他直言,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煽动情绪,而是要还原真相,只有直面历史,悲剧才不会重演 。他希望这部电影能凝聚和平的力量,走出去,走向世界,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的真相,也让日本社会能够正视这段历史,开启真诚的反思 。这部电影,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更是对和平的呼唤以及对未来的警示。
嘉喜配资-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-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-正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